稻浪翻金 硒米飘香——万源17万亩稻田书写丰收故事
作为四川省唯一的天然富硒区,凭借其独特的自然条件,以及政策扶持、科技赋能和品牌建设,万源市稻米产业正朝着高质量发展方向迈进,“富硒米”“生态米”金字招牌持续做大做强,为当地农民带来丰收喜悦,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。
作为四川省唯一的天然富硒区,凭借其独特的自然条件,以及政策扶持、科技赋能和品牌建设,万源市稻米产业正朝着高质量发展方向迈进,“富硒米”“生态米”金字招牌持续做大做强,为当地农民带来丰收喜悦,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。
9月23日我们迎来秋分也是第八个“中国农民丰收节”“吹来何处桂花香,恰今日,平分秋色”时值秋分,昼夜均而寒暑平,五谷丰而万物收,天与地达成金色的和解,光与暗在此日握手言和,万物在光影交错中沉淀色彩。田间稻谷低垂,枝头石榴绽笑,银杏也开始一针一线缝制折扇,秋分,
当田间地头响起机械化収割机的哄鸣声,当晒谷场的玉米堆成了山,中国乡村的丰收季便伴着民歌的旋律来了。这些代代相传的丰收民歌,是农人对土地的礼赞,更是中华农耕文化最鲜活的注脚。
“这种水稻米粒晶莹剔透,口感软糯香甜!”9月6日,在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新场镇巴州沟村,连片的水稻已经成熟,金灿灿的稻穗随风摇曳。种植大户杨志练的300余亩水稻田里,大型收割机来回穿梭,切割、脱粒、出仓等工序一气呵成,一粒粒金黄的稻谷被装车运走。
又到一年丰收节,九月的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,秋阳洒满广袤乡野,金黄的稻浪在微风中翻滚,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稻香,收割机的轰鸣声与农民的欢声笑语交织,勾勒出一幅幅生动鲜活的丰收画卷。
当第一缕秋风掠过田野,稻穗便蘸着阳光,在广袤的大地上写下金黄的诗行。那沉甸甸的稻穗,如一串串饱满的琥珀,在风中摇曳出丰收的序曲,每一粒稻谷都凝结着时光的厚赠与农人的祈盼。
秋风送爽,一片金色的波浪在康庄镇小丰营村悄然翻涌——这里藏着华北罕见的百亩旱稻田,没有水乡的婉约,却多了份北方的辽阔与壮美。这个秋天,不必远赴江南,也能拍出治愈系稻田大片!
赛道以“绿美音乐赛道”为特色,新增毗雄河及春沐源科技农业公司内部赛段,融合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,赛道分为半程马拉松和欢乐跑两条路线,整体都较为平整,累计爬升92m。赛道沿途设有音柱,循环播放《小河淌水》《弥渡山歌》等民歌,打造不一样的音乐赛道。
金秋时节,四川宣汉大地稻浪翻滚,遍野金黄,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。秋分前后,州河两岸稻穗飘香,大型收割机轰鸣作业,农民笑容满面,全县迎来又一个粮食生产丰收年。
时至九月中旬,尽管大地依旧被高温笼罩,但位于平和县芦溪镇蕉路村的105亩五彩稻田,已迎来绝佳观赏期。
作为四川省唯一的天然富硒区,凭借其独特的自然条件,以及政策扶持、科技赋能和品牌建设,万源市稻米产业正朝着高质量发展方向迈进,“富硒米”“生态米”金字招牌持续做大做强,为当地农民带来丰收喜悦,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。
吉林省西部地区,是世界三大苏打盐碱地集中分布区之一。这里的盐碱地因盐分重、碱化度高,农作物难以正常生长,曾被称为“八百里瀚海”。如今,“八百里瀚海”变“国之粮仓”“鱼米之乡”。在金秋时节,大安市10万亩盐碱地已是稻浪翻滚、虾蟹满塘。
金秋时节,微风拂过青牛镇的田野,金色稻浪翻滚起伏,阵阵稻香沁人心脾,一幅喜人的丰收画卷在广袤大地上徐徐展开。最近一段时间,该镇3000余亩水稻迎来丰收季。